1995年4月19日,加拿大報紙頭條新聞
「巴基斯坦12歲童工伊克巴.馬西因指控童工被迫害而遭到槍殺」。
這條從無數無動於衷的眼眶下滑過的新聞,
卻深深的刺痛了12歲魁格.柯柏格的靈魂:
世界上還有小孩不是呆在溫馨的家中,
在父母的疼愛中接受教育,不但受凍挨餓,
還要在惡劣的環境中做許多粗重且危險性極高的工作;
不僅沒有受教育的機會,還需要以極微薄的工資幫助家計。
心靈受到極大震動的奎格.柯柏格決定要為世界上受難的兒童做點什麼。
他在父母和老師的鼓勵下,與11名志同道合的學童組建「解放兒童組織」,
走訪孟加拉、印度、巴基斯坦、巴西、奈及利亞等45個國家,
揭露童工受虐真相,同時勇敢的替全球2億5000萬童工請命。
至今,奎格.柯柏格已經在16個國家建立了超過500所學校,
提供超過50000個小孩正常教育的機會,是家喻戶曉的解放兒童領袖,
也是周大觀文教基金會2001年第4屆全球熱愛生命獎章得主。
如果不是故事組介紹這本繪本,我應該不知道有這樣一本書存在吧!
這是一本很沉重的繪本,圖片也不好看!!
但故事內容卻能留在我心中...很久很久~
紅色眼淚(我如何幫助小孩解開童工枷鎖)
用護照作為一個開場白,很可愛的敘說方式,
"這是被狗尿到的護照,這就是為什麼不可以讓你的狗接近你重要的文件"
"這是我第一本護照,從照片你可以看出來我還沒有準備好要拍照"
(小啵第一個問題是:...不是可以重照嗎?我回答不出來)
魁格就像一般的孩子,有個愛他的家庭,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
(咦~通常這是童話故事的結尾)
1995年4月19日星期三,如同往常一般的生活,
早餐時間魁格打開他最愛看的報紙,因為裡面有漫畫版,
漫畫總是能讓他笑個不停,展開美好的一天............
但是這一天不太一樣,他在報紙的第一頁,就看到顯目的標題:
"奮鬥的12歲童工被謀殺"
從前有個住在巴基斯坦的男孩叫伊克巴*馬西,
家裡很窮,當依克巴四歲的時候,
以16元的價格賣給地毯工廠當童工。
伊克巴的工作是把數千個微小的小結打成漂亮的地毯,
工作的房間又黑又小又髒,並且充滿了灰塵,
在這樣髒亂的環境中,伊克巴總是生病,
但是他仍然必須每天工作12個小時,織出一張地毯,
才能換到一頓飯,有時候還是發霉的飯
而薪水一天只有一盧比,等於三美分,台灣的"九毛錢",這就是童工。
當他10歲的時候,有些好人幫助伊克巴逃走,他終於可以去學校讀書了!!
不久,他開始告訴人們他在工廠被虐待剝削的故事。
很多人聽到伊克巴的故事,停止買地毯工廠生產的地毯,
不久伊克巴在騎腳踏的時候,被人槍殺了!!!
沒有人知道是誰做的,
但是我們合理的懷疑他是遭到那些受到他影響的童工僱主謀殺 ~
這個故事讓魁格很震驚,問媽媽:什麼是童工??
媽媽回答:童工是孩子被逼做危險的工作,
這些工作對他們健康很不好,
也因為要工作,所以無法上學,休息甚至玩耍。
魁格簡直不敢相信有這種事情,
他以為所有的小孩的生活應該像他一樣,
能去學校念書,有一個漂亮乾淨的家,有很多時間可以玩耍。
當他坐車上學的時候,腦海中不斷的想:
如果我被陌生人帶走,會有什麼感覺
如果我一整天都在做地毯,會有什麼感覺
那時候開始,魁格的心中想著我一定要做些什麼事情,
來阻止童工這樣的悲劇產生。
到了學校,魁格把伊克巴的故事告訴班上同學,
然後問:誰要幫助這些小孩 11隻手舉了起來。
要怎麼做呢?
找資料:
他們必須找到更多有關童工的資料,
(世界上很多很多的孩子因為窮苦,必須去工作而無法上學,
即便如此,這些孩子仍懷抱著希望,夢想,跟一般孩子沒有兩樣)
宣傳:
告訴他們認識的所有小孩,他們所知道的童工故事
籌措費用:
為了讓這些孩子有學費上學,所以必須幫他們爭取到錢,
但是孩子沒有錢,怎麼辦?
他們賣麵包,洗車,在車庫旁義賣檸檬汁,賺錢
後來團體的人數越來越多,我們決定要幫這個團體取個名字,
"Free the children"解放兒童
這個正是我們想做的事情~~~
當人們開始討論我們這個團體後,有人邀請魁格去訪問東南亞,
那邊也有想要阻止童工的團體,魁格超想去的拉~
但是爸爸媽媽因為擔心而阻止,經過長時間的溝通,
又找到25歲的亞倫可以當嚮導(爸媽信賴+亞倫住南亞)才讓他去。
魁格終於如願以償來到孟加拉,坐上rickshaw(人力車)逛一下這個城市
隨口問了茶棚做工的男孩,每天工作多久?"從清晨4點到晚上10點"
簡直是做苦工,整整18個小時耶~
接著他們來到了印度,沒有水電的貧民窟,
住在那邊的人必須使用手動幫浦,費很大勁才能把水吸上來。
讓魁格體會到"水是多麼重要的資源"
經過了長途跋涉,來到印度馬德拉斯城,與那邊孩子見面。
雖然外表語言不同,但是內心都是一樣,都是愛笑愛玩的孩子。
不過這些孩子告訴魁格,他們必須很努力從垃圾堆裏面翻撿東西去賣
這樣才能維持他們的生活,幸好大部分男孩已經去上學了,
但是他們告訴魁格,應該讓所有的孩子也上學,跟他們一樣。
這些孩子介紹這個城市給魁格認識,
魁格看到Khasia一個13歲的小男孩,忍受的噪音,做著小小的金屬杯子,
做杯子的機器老舊,除了刺耳的噪音還有裸露的電線,相當危險。
接著又看到Muniannal小女孩,他是負責把用過的注射筒和針拆開來,
沒有戴手套,也沒有任何保護措施。
魁格生氣的問:這些針是從哪裡來的?
亞倫回答:從垃圾堆,醫院或是街道上取得的,
而她的工作就是把舊針筒拆開來,弄乾淨再轉賣出去!
下一站是印度泰米爾納德邦的煙火工廠,
魁格問煙火工廠的老闆萬一火災該怎麼辦?
老闆指吊掛在外面兩個小水桶說可以用那個滅火,
但是光靠這兩個沒有水,只有泥沙和灰塵的水桶根本無法將火撲滅!!!
還有在煙火工廠另外一個地方,
有好多小孩在悶熱,充滿刺鼻汽油味的房間工作
紅色染料桶裡散發出非常恐怖的味道,
孩子因為紅色染料而使得全身紅通通的。
之後他們前往加爾各答市示威遊行"band karo"這是印度話,
意思是禁止童工,解放小孩~
當魁格看到身邊孩子臉龐充滿希望勇敢的表情時,
他發現他們比漫畫書上的英雄還像真正的英雄。
遊行過後,他們遇到剛從地毯工廠解救出來的孩子,
他們多想和家人重逢,一輛車擠滿了30幾個孩子,
高聲唱著"自由!我們自由了!"
旅途中,奎格和一個害羞男孩成為好朋友,
當魁格把男孩送回家時,全家抱在一起團圓的畫面感動又溫馨。
拜訪了那麼多童工,且了解他們的遭遇後,
奎格想告訴全世界每個人,童工一定要消失,絕對不能有童工~
於是他努力爭取與加拿大總理會面的機會,
利用記者媒體的力量告訴大家:
不管加拿大,美國或是印度,都有小孩反對童工
請各國領導人,年輕人都來幫助他們
而總理也答應他會盡自己最大的力量幫助童工,
加拿大也會停止購買童工做的東西
幫貧窮的孩子蓋學校讓他們有機會讀書
在離開印度之前,奎格去見了德雷莎修女,與修女分享他來印度的目的
修女也與他分享:
我們沒辦法做很偉大的大事,但是我們卻能做很多充滿大愛的小事
當奎格回家時,
他開始告訴大家有關他這趟旅程見到的勇敢孩子與童工的夢想,
告訴大家:我們可以一起那這些夢想成真~
摘錄佳句:
我們沒有辦法做很偉大的大事,但是我們卻能做很多充滿大愛的小事
周進華:
孩子是天生的夢想家,因為他們相信明天會更好
孩子是天生的理想主義者,因為他們認為世間沒有做不到的事
但是,現在我們長大了,失敗讓我們不再作夢,
挫折讓我們覺得理想主義終究是要屈服現實的。
然而,不是所有人都這樣,有一群人堅持走上很不一樣的路,
他們說:自己的人生,聽著不一樣的鼓聲前進。
也往往因為這一群不肯放棄的人,讓世界變得更美好
紀潔芳:
從心動*行動到撼動
當大家都好的時候,個人一定會好。
魁格:
年輕人學越多,他們越有能力成就他們不同的未來
我們可以一起把世界變得更美好~